(全文如下)
甘孜州本土医师培养计划
(2024—2027年)
为切实解决我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面临的执业医师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能力不高,医师队伍不稳定,骨干人才匮乏等问题,统筹加强全州医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目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提质增量为目标,充实医师队伍力量,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为全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到2027年,全州医师数量持续增加,医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医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全州执业医师总量达到3000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2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至少配备3名以上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至少配备1名全科医生、1名公共卫生医师。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系统谋划。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将本土医师培养计划纳入各级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主体实施、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
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针对州、县(市)、乡、村不同层级医生,实施差别化培养培训措施。全方位培养各专业医师,扩大总量、提高质量。
坚持梯队开发、有序推进。以医师队伍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兼顾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优化“州级”、建强“县级”、壮大“乡级”、夯实“村级”,形成合理的医师队伍结构。
坚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出台医师引进、培养、管理、激励全链条支持政策,完善服务激励机制,为医师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执业医师“倍增”行动。
1.优化编制管理。优化编制资源管理,分别核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优先保障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科、学科建设的进人用编需求。实行“州招县用”“县招乡用”,鼓励县(市)在事业编制总量内探索建立医疗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可按规定统筹使用各成员单位人力资源。积极保障疾控机构人员编制,提高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医师占比。
2.加大执业医师引进力度。对新引进的执业医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且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含试用期)服务年限和聘用合同(协议)的,给予安家补助10万元,所需经费从州级人才专项资金中解决;落实“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政策;州级对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引进高层次人才按5万元/人标准进行补助。支持有条件的县(市)为执业医师提供周转房。强化履约管理,对服务期未满违约的引进执业医师和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按未服务年限安家补助的两倍收取违约金,并将违约情况记入个人档案,严禁在州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3.严格落实“考、降、转、退”激励约束机制。从2023年起新招聘入编的医生(含大学生村医)应当在入职后3年内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如未能按期取得相应资格,解除聘用合同,终止人事关系。2022年12月底前招聘入编的医生,从2025年起必须报名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3年内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按照第一年30%、第二年60%、第三年100%比例扣发当年日常绩效,直至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恢复。3年后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调整工作单位(岗位),因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调整至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人员不享受乡镇补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大学生村医在服务期满后可按规定通过考核招聘进入县(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4.实施本土医学生“回归”计划。鼓励各县(市)采取多种措施招引本土医学生回乡工作,紧缺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落实安家补助、住房保障等政策。从具备普通高等学校医药卫生类全日制大专学历的毕业生中引进本土医学生,重点引进本县(市)、本乡(镇)人才,充实到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工作。支持甘孜卫校提升办学能力,培养本土人才。
5.积极争取实施民族地区医科大学本科(含预科)医学生定向培养项目。动员本州户籍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与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卫生健康委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回州工作不少于5年(不含3年住培期)。财政补助定向培养医学生本科学历教育阶段学费、住宿费,享受一定生活补助,并给予奖励金。
(二)实施卫生人才“提质”行动。
1.优化州级医师队伍。根据地方疾病谱和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儿科、麻醉、影像、病理等临床专科医师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州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
(1)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建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孜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基地,配齐配强师资队伍,强化培训质量控制,提升住培学员执业医师首考通过率和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每年培养住院医师不少于5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0人。
(2)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每年选派一批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赴国内知名医疗卫生机构跟班学习3个月至1年,强力推进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每年培养学科带头人不少于2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80人。
(3)实施学科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按照统筹实施、重点支持、分类培养要求,深入实施“贡嘎英才计划”“骨干医生”培养计划。每年培养学科领军人才不少于1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学科领军人才不少于40人。
2.建强县级医师队伍。按照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的总体要求,重点加强急救、骨科、肾脏病学(血液净化)、普通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医师培养,提高防治能力,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4)实施执业资格考前培训项目。州、县(市)组织实施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和理论培训,切实提高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每年实践技能培训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95%,集中理论培训不少于15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集中理论培训不少于600人。
(5)实施“骨干医生”培养项目。依托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和浙江省、省内对口支援资源,加大“骨干医生”培养力度,真正做到县县有骨干、院院有骨干。每年培养“骨干医生”不少于20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800人。
(6)实施专科医师能力研修项目。从县(市)医疗机构选派麻醉、妇产科、儿科、急救医学、精神卫生等急需紧缺专业医师到浙江省医疗机构跟班学习6个月。每年培养不少于3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120人。
(7)实施住院医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从县(市)医疗机构选派住院医师到省内帮扶医疗机构跟班学习6个月,进一步提升县级医疗机构住院医师业务能力。每年培养不少于18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72人。
(8)实施公共卫生医师进修项目。从县(市)疾控中心选派公共卫生医师到对口帮扶单位跟班学习6个月,提高疫情形势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每年培养不少于2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80人。
(9)实施藏医骨干进修项目。从县(市)中藏医院(民族医院)选派骨干医生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跟班学习6个月,促进县级藏医整体诊治水平的提升。从2025年开始每年培养不少于10人。2025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30人。
3.壮大乡镇医师队伍。通过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推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发挥全科医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支撑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
(10)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已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正从事或拟从事全科医学工作人员进行为期一年全科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每年培训不少于2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训不少于80人。
(11)实施全科医生能力研修项目。从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全科医生到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跟班学习3个月。每年培养不少于2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80人。
(12)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规模,采取“5+3”(5年本科教育+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贯通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一批全科医生。每年定向培养不少于15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60人。
(13)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临床骨干人员进修项目。从中心乡镇卫生院选派临床骨干人员到省内三级医院跟班学习6个月。每年培养不少于36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养不少于144人。
4.夯实乡村医生队伍。加强对乡村医生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德医风等方面管理考核,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加大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帮扶力度,鼓励乡村医生提升学历、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让基层群众获得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
(14)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每年面向社会招聘一批自愿服务乡村医疗机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含尚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往届毕业生),由乡镇卫生院与其签订服务协议或劳动合同,最低服务年限6周年,落实相应待遇保障,享受相应激励政策。每年招聘大学生村医不少于8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招聘不少于320人。
(15)实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项目。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晋升主治医师前到乡镇卫生院服务不少于6个月。建立乡村医生定期进修学习制度,每年每名乡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进修学习不少于3个月。每年县级下派医师不少于5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下派不少于200人。
(16)实施乡村医生提能培训项目。通过“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集中培训等方式,每年对乡村医生进行全覆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卫生保健,预防医学,疫苗接种,环境卫生、卫生宣教等,着力提升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每年集中培训300人。2024年至2027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200人。
(三)实施卫生人才“暖心”行动。
1.提高待遇水平。对机构驻地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执业医师给予奖励金1.2万元/年,海拔每增加500米,奖励金增加0.6万元/年。对机构驻地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执业医师,海拔每增加200米,奖励金增加1.2万元/年,所需资金在本级医疗卫生事业基金中解决。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予发放,调离一线岗位或退休离岗的停止发放。落实卫生人员防疫津贴和“县招乡用”人员乡镇补贴。
2.建立定期表扬优秀医务人员制度。每年公开表扬100名优秀医务人员,并按1万元/人标准给予奖励,所需资金在州级医疗卫生事业基金中解决。
3.鼓励终身从医。对在一线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工作年限满30年退休的,州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县(市)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其中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且在五、六类地区连续工作15年以上的,工作年限每增加1年,一次性奖励金提高1万元,资金由本级保障。
4.鼓励到高海拔地区工作。将高海拔地区工作年限兑现为积分,作为提高退休一次性奖励金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对在五、六类地区工作或对口支援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在高级职称评审时实行加分制,且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对在六类地区工作或对口支援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记4分/年,年度考核优秀的记5分/年;对在五类地区工作或对口支援一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记3分/年,年度考核优秀的记4分/年。
5.鼓励扎根基层。对执业范围注册为全科专业的临床医生,取得中级职称后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满10年的,可按规定通过考核取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副高级职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监督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本土医师培养计划纳入各县(市)、州级相关部门目标绩效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二)注重协调配合。完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细化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组织、编办、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本土医师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三)完善保障措施。设立医疗卫生事业基金,用于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激励等。强化督促检查,州卫生健康委牵头适时对各地区、各专业医师队伍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开展紧缺专业医师需求预测预警,促进医师队伍均衡发展。出台《定向培养医学生履约管理办法》《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学习管理办法》,加大对违约人员的惩处力度。
来源/ 州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