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
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 32.4 万例,死亡病例为 30.1万例,占全球食管癌发病与死亡的一半以上。按照组织类型分类,食管癌主要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在我国以食管鳞状细胞癌为主。2003—2015年间,尽管我国食管癌年龄标化5年生存率从20.9%上升到30.3%,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偏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5%。所以针对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食管癌的报警症状包括:
Ø 胸骨后疼痛不适
Ø 进食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或哽噎感
Ø 进行性吞咽困难
Ø 上腹部隐痛不适,消瘦,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等)
国内有学者对超过10万例的上消化道内镜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报警症状对该人群上消化道肿瘤的预测价值有限,仅吞咽困难症状有重要提示作用。早期食管癌仅局限于黏膜层,因此无特殊表现。由于缺乏早期症状,大部分食管癌患者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当出现吞咽哽噎感、异物感及胸骨后疼痛时,疾病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因此在我国,报警症状并不能作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必要性的决定因素,但出现报警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二、食管癌的筛查策略
(一)高危人群-《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
推荐40岁为食管癌筛查起始年龄,至75岁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时终止筛查。
对于符合筛查年龄人群,推荐合并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为筛查目标人群:
(1)出生或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
(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
(3)本人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4)本人有头颈部肿瘤病史;
(5)合并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热烫饮食、饮酒(≥15 g/d)、吸烟、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等。
食管癌极高发地区,对于筛查目标人群推荐每5年1次内镜普查。对于其他地区,推荐对目标人群进行食管癌风险分层初筛,对高危个体每5年进行1次内镜筛查。对筛查发现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轻、中度异型增生),病变直径大于1 cm或合并多重食管癌危险因素者建议每1年进行1次内镜随访,其余患者可2~3年进行1次内镜随访。
(二)筛查方法
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金标准。内镜下可直观地观察食管黏膜改变,评估癌肿状态,拍摄或录制病变影像资料,并可通过染色、放大等方法评估病灶性质、部位、边界和范围,一步到位地完成筛查和早期诊断。
(三)筛查频率
① 推荐我国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②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 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③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大于1厘米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持续5年。
④ 推荐无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患者每隔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⑤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Barrett食管患者每隔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⑥ 对筛查发现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度以上异型增生)、早期食管癌及进展期食管癌,应依据相应指南给予标准治疗。
(三)食管癌的诱发病因
注:食管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下列因素与食管癌发病有关
1.食物因素
亚硝胺类化合物、油炸、烧烤和真菌霉素的摄入;以及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果蔬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也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2.慢性理化刺激及炎症
有长期食用粗糙、过烫食物,重度饮酒以及吸烟的习惯。
3.遗传因素与癌基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而且父系阳性家族史者较多。
4.环境因素
氮循环是目前能够较为合理解释我国华北地区及部分华南地区食管癌高发的现象。是指 中、低纬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壤包气带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农肥、煤矿矿井水等工业污水中的各种胺、酰胺,通过饮用水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内。结合气候、煤矿、河流、地貌的地图资料,我国7大食管癌高发区的分布与上述因素完全吻合。
5.肥胖与反流
临床上很多患者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尤其是很多肥胖的患者,通常会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而胃食管反流病是食管腺癌的高危因素。一方面,肥胖会增加腹内压、增加返流发生风险。另一方面,胃食管反流病是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的危险因素,而后者也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疾病。
所以要预防食管癌需要注意平日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饮烈性酒及酗酒;不吃发霉变质食物;不吃过热、过烫食物。
同时,应提高防癌意识,重视消化道内镜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四)食管癌的治疗
1、内镜治疗:可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除此之外还有射频消融、冷冻治疗等方案。
2、手术治疗:对于部分内镜无法切除的早期食管癌及中晚期食管癌,可考虑通过外科手术切除。
3、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对于晚期患者、不愿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行放疗和(或)化疗。另外,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